展期 Period:
2025.6.21—2025.8.16
艺术家 Artist:
策展人 Curator:
地点 Venue:
前言 Introduction:
秋冬空间于2025年6月21日至8月16日欣然呈现龚恒之个展《通天绳》(The Rope Trick)。本场展览是龚恒之在秋冬空间的第二次个展,由策展人张禾梳理策划,共展出艺术家近三年时间创作的二十余件绘画作品。他用自己独特的黑色幽默引导观众在文化废墟中攀行,借此纪念一段从未真正存在却始终被渴望的时代。
“通天绳”,源自印度的古老魔术。据蒲松龄在《聊斋志异》中回忆,他曾在少年时代见江湖艺人表演过:只见变戏法的将几十丈麻绳的一端向上抛出,绳子旋即半挂在空中,如有仙术加持;眼看绳子不断上升,直抵云端,术者便让身边的孩童顺绳而上,采摘仙桃去了…… 然而,故事读到末尾,我们才发觉绳索从未真正伸至天际,只是表演者用以引导观众目光上扬、在人群注意力的转移中完成演出的道具。此处的“天”不再是形而上的彼岸或具象的终极指向,而是心理与认知动态博弈的投影。这种引导观看的机制同样体现在龚恒之的创作中。他似那变戏法的人,在绘画中将模糊的对象、未命名的情绪、难以言说的议题像绳子般向上抛起,在不稳定的时空结构中形成观看的起点与诱因,等待不同的视线前来靠近、缠绕、攀爬。于是,画中的“天”也不再是清晰的图像终点或意义承诺,而成为观看过程中不断被指向、却难以触及的向度。 龚恒之将自己的创作形容为“收集寓言性的残片”,他不急于表达立场,也无意建构明确的叙述或答案。在他看来,寓言是一种现代主体拥有的有限特权——它使我们得以在碎片化的现实中把握自身经验,将之赋形,并在虚构中重建自我形象。这一过程不仅意味着对广袤现实图景的重新理解,也意味着对存在意义持续不断的追问,以及对当下被异化之物的漫长审视。 得益于这些残片的组合,龚恒之画里一个又一个分崩的世界逐渐浮现,其中的景象彼此孤立,却又隐隐构成一种抽象的、非线性的共时结构。此时,艺术家提供的观看路径不再是连续的叙述,而是在现实与“天”之间裂缝中的求索。置身此种体验仿佛攀上看不见的绳索——它没有引导你向理想的顶端稳步上升,而是在混沌之中悬挂、晃动,只有穿越层层迷雾,才有机会获得突如其来的清醒。在作品《最后的哲学家》中,那根若隐若现的“通天绳”被折叠进一场日常的塞车场景:一位殉道者般的人物振臂高呼,本应引来神迹,却最终只是扰乱了十字路口的交通秩序,并招致后方司机歇斯底里的咒骂。古老的仪式在当下的场景中失效,没有启示,没有救赎,冷酷的当代寓言仿佛在劝我们放弃虚假的美好幻想,趁早开始孤独的探索之旅。 当画中的形象缓缓敞开于观者面前,形成光源透过棱镜后的多重叠影时,一片广阔而模糊的中间地带应运而生。伴随着艺术家独有的黑色幽默,一段从未真正存在却始终被渴望的时代正在被唤醒。